2018年9月1日 星期六

孩子的語文學習單後續省思

說在前頭,我沒有要批評老師教學的意圖,我只是設身處地的想,如果我有機會當國小中年級的學生,如果我的班上有二十來位學生,那麼開學的第一個週休二日,並沒有多少課程進度的當下,我會怎麼讓學生利用假日來學習......

才剛開學,升上中年級的孩子的第一個週休二日,除了練習型的功課外,還有一張語文學習單,要把字詞擴寫成更長的詞甚至一個句子,要把一個簡單的句子擴增成兩三句的小段落!很簡單對不?但對於一個我的孩子卻有點困難:

1.為了讓孩子習慣書寫國字,增加識字量跟語詞量,要求孩子造句跟作文不能有注音,如果寫了注音或錯別字會被糾正過來,擦掉再寫上正確的國字,這樣的動作會增加不少寫作功課的時間,對於急性子急於完成功課的孩子,算是種折磨!但這非關功課,純粹龜毛父親又不負責任如我的牢騷。
2.孩子算是第一次接觸這樣類型的功課,或許老師有其他用意,譬如想要先了解每個學生的語文能力之類的,但就功課量來講,一整張A4雙面,將近三十題的詞句擴寫!之前學習經驗幾近零的狀況下,我的孩子要完成功課最快的辦法就是求救當老師的父母(其實是只找媽媽,爸爸我太恐怖......)那麼如果要求速度,只求寫完不求達到學習效果的話會怎麼做呢?就是提供建議,說是提供建議是好聽話,其實就是父母講出答案,孩子就真的如同周董--「聽媽媽的話」--照章辦理,一字不漏地抄寫下來,急性子的孩子求救的目的也可能只想這樣,但無奈,縱使媽媽疼孩子,仍舊不會一下子就給答案,仍舊要孩子自己動腦先想想,媽媽只解決注音跟錯別字的問題,除非耗時已久,才會稍微提示。再者,真的是隔行如隔山,就算同行不同領域也不是大小通吃,一體適用地;媽媽並非國小老師,更不是語文專長,就只能用自己的經驗去引導,在我看來,其實有些不接地氣,在有家長引導的情況下仍舊遭遇到如此波折了,遑論讓學生自主學習了!那麼回到根本問題,為什麼孩子不懂怎麼寫呢?主因就是第一次接觸。如果是我,我可能不會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形下就發下這樣數量練習的學習單,畢竟,收回功課,不合格比例太高時,根本無從補救,就算認知證實學生沒有這樣的寫作能力也無從補救,更何況,不需要這樣前測也能預測吧!此舉有打擊學生信心的可能(有那麼嚴重嗎?我不知道,也可能單純就是我想太多了!) 
 那麼,轉換個角色,如果我是剛開學的中年級導師,又該怎麼應用第一周的假日呢?我坦承我並不是太認真的老師,語文部份大概就是請孩子完成一篇假日圖文日記(需要畫圖,塗色與否皆可,但有認真塗色相對分數較高,把假日發生的事情挑特別的記錄下來,大概一面,100字上下即可!)又或者,找篇故事短文,要學生自己默讀過一遍,再朗讀說故事給家長聽並簽名,並告訴家長透過這個故事孩子自己多學會了什麼事情(是否記錄皆可,目的在練習表達能力,附屬學習可以日後慢慢加重劑量) 
 至於導師也會負責的數學領域,則傾向設計一題生活化情境的應用問題,是接下來的第一單元與舊經驗的中介題目,就這麼一題,「量少」在我的回家功課真的是特點,為什麼呢?絕非只是迎合學生,而是認清一個事實:台灣的家庭教育功能甚少完備,更尤其在中部,如果要讓學生學習,何必安排一個困難的任務讓他們敷衍了事,還不如先培養學習興趣...... 

再次申明,這只是非中年級導師的胡思亂想,沒有任何批評!麻煩看看就好....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請多多指教......